
避坑指南?|?少走彎路,醫院集成平臺建設應注意的7個問題
做足功課,合理選型;前瞻規劃,全程參與;建用并舉,使用為先。
做足功課,合理選型;前瞻規劃,全程參與;建用并舉,使用為先。
“快”的前提是“穩”,這實際上是對醫院此前信息化建設成果的綜合考驗。
以技術創新引領應用創新,在大規模集成應用實踐中不斷突破。
面對多樣化的企業信息化環境,單一的集成架構無法單獨滿足所有集成需求。
大數據平臺和數據中臺在一定程度上會重合,但與集成平臺則風馬牛不相及。
實現醫院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為“兩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從“潤滑劑”到“主動脈”,醫院集成平臺的技術架構面臨變革挑戰。
挑戰之下,更考驗參評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基本功”。
醫院要提升自身的“數據力”,強有力的大數據平臺顯然是最佳支撐。
如集成平臺每日業務量超過百萬級,建議考慮采用集群架構。
通過多樣化的能力建設,保證集成平臺足以承擔“承上啟下”的業務重擔。
在全院信息系統升級規劃中,果斷選擇引入集成平臺管理各個業務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兩層”即市級層與區級層,全市統一的應用由市級層面的平臺承擔,各區個性化需求則由各區的集成平臺負責。
集成平臺的備災方案,主要有:冷備、熱備、雙(多)活和集群。
通常情況下,數據交互模式可分為“推”和“拉”兩種模式。
完備的架構設計和技術支撐,是醫療信息集成平臺落地的基礎。
集成平臺能更好地滿足大型醫療機構業務流程協同再造和數據互聯互通的需求。
一橋通南北,天塹變通途。
集成平臺的目的,是解決各業務系統的通信集成與數據共享問題。
中臺的引入,看似是系統架構轉變的一小步,卻是信息化理念改變的一大步。
各類集成平臺不斷涌現,集成引擎作為核心組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疫情期間,臺州醫院對醫院集成平臺進行了積極的應用探索。
二者既有縱深的繼承關系,又有著進一步擴展和延伸,在現階段醫院信息化規劃中,不可將兩者割裂開,而是要綜合考慮頂層設計。
集群、微服務、容器部署,是下一代醫療集成平臺的三個特征。
蘇大附一院通過建設集成平臺和CDR來重構醫院信息化,完成業務系統整合和提升數據有效性,并基于平臺開展各類數據應用。
先通過集成平臺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打牢數據根基,同時設法打通醫院和區域、互聯網之間的互聯互通關系。
僅過去12個月以來,Odin引擎在國內超過40家三甲醫院上線。
啟動智慧醫院建設,以互聯互通評級為抓手建設信息集成平臺,實現醫院信息化建設“彎道超車”。
《醫院信息平臺技術與應用》是一本詳盡論述醫院信息平臺的專著。
無論醫院級別大小,都不應有趕新潮的想法去上線集成平臺,要根據自身情況的定位去抉擇。
最新評論
看上去很高大上啊,只可惜產品實力還不夠強大
感謝您的關注! 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培訓班將采取“線上分時段授課為主、線下集中教學為輔”“專家授課為主、學員分組交流為輔”等靈活生動的教學模式。 我們將根據疫情及學員實際情況,對線下課程
搶沙發
授課地點是否有線下課程,若是疫情地區如何處理
信息人要站位在管理高度,要躬身入局,潛心一線觀察流程的合理性,研究流程優化改進方案,然后才是信息化支撐發揮作用。沒有十年二十年醫院工作的經驗難以勝任啊。這是為醫院發展計長遠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