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金雄專欄】從項目交付到價值創造,HIT應如何涅槃重生?
對價值型項目來講,驗收合格才是真正應用的開始。
對價值型項目來講,驗收合格才是真正應用的開始。
HIT專家網邀請業界專家薛萬國、陳金雄組成調研組,對三家WiNEX典型醫院用戶進行訪談調研。
基礎和核心系統要盡量做到產品一體化。
組織能力提升有哪些“基本功”?
從醫院戰略、業務需求和實現目標的角度去建設系統或完善系統。
11月26日(星期五)下午14:00—14:25,陳金雄公開課在線直播。
數字化轉型是一場組織變革和業務重塑的過程。
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統現況:切換成本高、效果有待檢驗、落地案例不多。
精準醫療要獲得進一步發展,依賴于更全面、完整的數據采集、收集和管理。
除了從技術架構層面考慮云,更要在業務層面、生態層面引入云的思維。
要抓住政策推動的利好機會,圍繞臨床需求,讓數據和知識反哺臨床。
做到“五個面向”,精準提供用戶所需,是醫療數據應用的關鍵。
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統要具備深度理解業務、數據全面標準以及技術架構靈活等要素。
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統是未來數字醫療生態的核心構件。
在此次疫情防控和防治中,大數據和AI到底如何發揮作用?
從按項目付費到按價值付費轉變,民營醫療機構適合基于價值驅動的數字化建設方式。
社會辦醫借力云計算構建IT系統和運維體系、釋放互聯網價值、創新發展模式,將大有可為。
圍繞電子病歷的發展與創新,大會以“擁抱人工智能,直面醫學創新”為主題。
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通過精心設計結算節點,可讓患者在整個就診過程的所有環節都可以進行結算。
診間結算對優化患者診療流程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有沒有更好的支付方式來優化診療流程?
要通過互聯網醫院實現區域衛生資源的重新配置和醫療流程的重新優化,打破機構間壁壘。
互聯網在健康醫療領域的逐步滲透和深化應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回望2018年互聯網醫療,用“柳暗花明”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
系統建了不少,努力付出不少,成效取得不少,抱怨不見減少。
新政對互聯網醫療的準入條件非常嚴苛:既要建好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又要建好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還要把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打通。
真正的信息集成是基于醫囑的集成,主數據管理、醫囑系統、臨床數據中心三要素缺一不可。
“戰略,而不是技術在推動數字化轉型。”影子數據創始人陳德栓的話,擲地有聲。
國家已經把路子鋪開了、把方向指明了,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如何去落地、如何更好地適應行業特點和需求,把“互聯網+”的優勢真正發揮出來。
電子處方是互聯網醫療與互聯網服務的分界線,也是互聯網醫院要實現的最基本功能。
我國互聯網醫療發展歷程:2011年起步、2014年和2015年發展、2016年興盛、2017年觀望、2018年借政策東風再啟航。
最新評論
看上去很高大上啊,只可惜產品實力還不夠強大
感謝您的關注! 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培訓班將采取“線上分時段授課為主、線下集中教學為輔”“專家授課為主、學員分組交流為輔”等靈活生動的教學模式。 我們將根據疫情及學員實際情況,對線下課程
搶沙發
授課地點是否有線下課程,若是疫情地區如何處理
信息人要站位在管理高度,要躬身入局,潛心一線觀察流程的合理性,研究流程優化改進方案,然后才是信息化支撐發揮作用。沒有十年二十年醫院工作的經驗難以勝任啊。這是為醫院發展計長遠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