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西川專欄】把握醫學信息學的發展特點與研究熱點
在開放科學的氛圍下,醫學信息學獲得了發展契機。
在開放科學的氛圍下,醫學信息學獲得了發展契機。
深化醫學信息學方法學應用,促進醫療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協同。
醫療信息化應轉向數據基礎設施及以AI提升數據附加值的相關應用建設。
基于多源異構臨床數據的科研專病數據庫的建設需要數據模型標準和工具方法。
互聯網醫療3.0的重要目標是在醫聯體內實現患者信息全程、全域的互聯互通,支持區域醫療業務協同,建設難點在于不同醫院之間異構信息系統的資源整合。
厘清概念內涵,把握發展趨勢。
線上線下融合協同任重道遠,目前應以解決關鍵問題為突破口,設立清晰目標。
新一代醫院信息架構、醫聯體信息化、醫療數據治理及AI應用將是重點。
我們在懷揣夢想中爬坡過坎、腳步匆匆,走得并不容易。
數據治理與團隊協作也許是臨床信息化建設方法論中的兩個法寶。
在經歷臨床電子病歷、集成平臺、臨床數據中心等多輪信息建設后,數據治理與人才培養將是醫院信息化的重點。
集成學習方法可用于重癥病人的ICD自動編碼。
信息化建設主角將從信息部門轉化為臨床醫護工作者和醫院管理者,這個轉變是數字化醫療時代醫院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于病人數據特別是非結構化病人數據去標識化的研究,能夠促進醫院臨床科研整體水平的提升。
分析研究MIMIC-III數據模型和具體表結構,為臨床醫學大數據中心和專病數據集數據設計具有重要作用。
MIMIC-III已成為重癥監護醫學研究的重要數據支撐和臨床科研工具,也是病人生命體征監測設備數據分析改進的重要數據源。
要從應用落地的質量效果上,不斷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
結合發布訂閱技術實現數據抽取,能夠使數據抽取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增加,尤其適合數據源涉及多個業務系統的情況。
臨床數據中心與臨床知識庫結合,將構成智慧醫院的基礎平臺。
將HIS系統的業務數據轉換成為臨床智能分析的高質量數據,是構建智慧醫療、大數據分析的重要一環。
藥品閉環以及動態信息追溯是一道必須邁的坎,也是醫院精細化管理應有的內容。
CDR不是一個數據池,也不是數據倉庫,需要按照模型對臨床數據進行轉換、集成和整合。
醫院信息化并不是僅僅擁有系統功能就足夠了,關鍵在于臨床的實際應用。
醫院臨床數據中心建設對醫療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安全管理以及病人隱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戰,但目前CDR的研究和應用遠遠不能支撐這種要求,我國電子病歷應用在實踐中對CDR關注不夠,特別是相關產品落地能力也比較差,需要醫療信息界以及各廠商加以關注...
我院突破傳統臨床信息建設方法,以病人為中心建設醫院臨床數據中心,服務臨床醫生,向臨床醫療提供決策支持工具和數據分析,實現了數據分析服務醫院精細化管理和臨床決策的轉變,開啟了數據驅動未來智慧醫院建設新途徑。
CPOE的智慧化對CDR提出了新要求,CDR在內容結構化和標準化上需要提升質量,在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建設上要求更加重視系統集成、信息共享,實現醫院內部信息互聯互通;同時,CPOE也需要進行重組,以滿足臨床對CPOE支持臨床決策的深層次需求,實...
我院內分泌科團隊在糖尿病并發癥預測和風險分析方面進行了大量基礎研究。研究基于大數據的糖尿病多源數據整合、挖掘分析、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開發了基于臨床大數據的糖尿病智能決策支持原型系統。
醫療大數據的建設和利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醫療機構、醫學院校、數據公司以及相關機構聯合努力。
醫療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對醫療大數據進行層次分析,形成臨床知識規則,服務電子病歷應用,達到臨床應用智能化,是醫療大數據利用和電子病歷應用的重要目標,也是今后電子病歷應用的方向和必然趨勢。
上海交通大學第六人民醫院以臨床數據中心為基礎,開發了基于電子病歷的病人健康風險預測模型,利用臨床電子病歷客觀數據,判斷病人的健康風險系數,提供醫療工作人員臨床決策參考。
最新評論
看上去很高大上啊,只可惜產品實力還不夠強大
感謝您的關注! 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培訓班將采取“線上分時段授課為主、線下集中教學為輔”“專家授課為主、學員分組交流為輔”等靈活生動的教學模式。 我們將根據疫情及學員實際情況,對線下課程
搶沙發
授課地點是否有線下課程,若是疫情地區如何處理
信息人要站位在管理高度,要躬身入局,潛心一線觀察流程的合理性,研究流程優化改進方案,然后才是信息化支撐發揮作用。沒有十年二十年醫院工作的經驗難以勝任啊。這是為醫院發展計長遠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