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三本、三化”,呼吁建立國家統一的全民電子病歷基礎數據庫
倪榮博士再次撰文,探討“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病歷信息標準體系”問題。
倪榮博士再次撰文,探討“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病歷信息標準體系”問題。
倪榮建議,建立一個圍繞全國電子病歷平臺持續產生效益的生態機制。
統一的信息標準體系,與統一的電子病歷是兩碼事。
如果在公開合規招標所得的軟件中包含盜版成分,即使醫院事先不知情,也會惹來不小麻煩。
“學霸”的智慧醫院建設實踐經驗分享。
三級醫院平均分為3.11級,二級醫院平均分1.59級。
受公立醫院績效考評常態化等因素影響,將有更多的醫院向高級別發起“沖刺”。
克服常用文本信息提取方法的不足,實現電子病歷的準確拆分。
將病歷結構化、提取相關知識點,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工作。
電子病歷評級高速進行時,靈醫智惠CDSS為醫院“保駕護航”。
以病歷文書為突破口,解決電子病歷數據上報后難以分析的問題。
《通報》顯示,6成參評的縣級醫院已開展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評價,且有6家醫院達到6級水平。
調閱授權與否,涉及健康信息復雜的權屬問題,需要形成統一的規范,避免出現不同的聲音,給基層落實帶來困擾。
提升醫療數據的質量,實現互聯互通。
醫院實施無紙化更多是為了規范業務流程,讓全院業務流程更合理且全程可追溯。
北京地區有90家醫院通過評審并定級,其中17家醫療機構通過4級評審。
10月19日,桂子飄香,紅色嘉興,我們不見不散!
一體化電子病歷最重要的價值是實現了閉環管理。
圍繞電子病歷的發展與創新,大會以“擁抱人工智能,直面醫學創新”為主題。
為了滿足電子病歷文檔數據互聯互通的需求,本文作者設計了一類通用電子病歷文件格式標準。
北京地區114家醫院參加了2018年電子病歷分級評價自評4級及以下級別的評審。
集成平臺像一條路,CDR像個倉庫,二者相互獨立,沒有必然聯系。
全國共分為4個片區,要求在2019年8月1日-9月10日分批完成數據上報工作。
共有來自全國9個省市的33名專家入選。
數據脫敏,成為大數據應用中的“卡脖子”問題。若不認真解決,遲早會爆雷。
6月10日,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電子病歷分級評價高級別醫院通過名單。
無紙化,對于一所醫院的最大產出結果應該是:規范診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
新一代醫院信息平臺等同于智慧醫院的“數據中臺”,應聚焦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電子病歷分級評價工作將直接涉及北京市現有118家三級醫療機構和163家二級醫療機構。
我所仰望的HIT星空,是一個大同世界:車同軌、書同文、數據有價值、交流有通道、安全有保障。
最新評論
看上去很高大上啊,只可惜產品實力還不夠強大
感謝您的關注! 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培訓班將采取“線上分時段授課為主、線下集中教學為輔”“專家授課為主、學員分組交流為輔”等靈活生動的教學模式。 我們將根據疫情及學員實際情況,對線下課程
搶沙發
授課地點是否有線下課程,若是疫情地區如何處理
信息人要站位在管理高度,要躬身入局,潛心一線觀察流程的合理性,研究流程優化改進方案,然后才是信息化支撐發揮作用。沒有十年二十年醫院工作的經驗難以勝任啊。這是為醫院發展計長遠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