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IT專家網??????作者:張明飛 根據錄音整理
“以醫療大數據為核心,構建醫院信息化生態。通過數據采集存儲、數據質量管理,實現數據互通互聯與數據利用;將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以及循證醫學、影像組學等學科相結合,圍繞全方面的醫療健康服務場景,提供基于數據的智能化應用與服務。”近日,在由HIT專家網主辦,惠每科技、智惠學苑協辦的“建設智慧醫院:數據驅動高質量發展”在線研討會上,江蘇省人民醫院信息處處長王忠民如是說到。
在醫院信息化生態中,醫療業務系統是生產醫療大數據的土壤,醫療大數據則是支撐醫院信息化生態建設的樹干。在醫院信息化生態的樹干上,可以長出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等枝干。智慧醫療可以保障醫療安全、提升醫療質量、提高診療效率;智慧服務方便患者、改善就醫感受、充分利用醫療資源;智慧管理則管控醫療質量、規范運營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醫院效益。
數據治理需要體系與工具的雙重支持
“大數據是醫院信息化生態的基礎。”王忠民認為,在醫院信息化生態中,數據是基礎,反映事物記錄的客觀存在;信息則是被組織起來的數據;知識是對信息的總結、提煉,包括問題診斷、預測和最佳方案等;人工智能則是計算機對知識的應用,因此人工智能一定要建立在優質的數據基礎之上,計算機才有可能通過算法利用知識實現各種應用。數據、信息、知識和人工智能由下至上層層遞進,形成穩定、可靠的金字塔結構。
現階段,醫療數據的價值難以有效發揮,王忠民認為問題原因主要包括:數據質量低下、數據管理中心難以統一、各業務系統之間存在數據孤島、缺乏完善的數據價值管理體系、缺乏安全的數據環境等。而數據應用困難則可以概括為五“不”:不完整、不易找、不易摘、不智能、不能用。所以數據治理工作刻不容緩。
通過數據治理,可全面掌握數據資產現狀、實現數據共享和利用、保障數據安全合規、提升數據質量、提高數據獲取率以及持續釋放數據價值。“數據治理一定要強調全生命周期。”王忠民表示,應建立醫療數據采集、存儲、整合、分析、應用的全流程的閉環管理,通過運用數據治理方法和技術,梳理形成高質量醫療數據并深化應用。
“在數據治理過程中,閉環管理非常重要。”王忠民表示,通過閉環持續改進、規范業務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可以及時發現數據問題、提升數據質量。“為了做好數據治理工作,醫院建設了數據資產管理系統。”王忠民介紹,借助這套數據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基于數據標準和評估體系的數據核查,形成良性的數據質量保證機制。以數據質量為抓手,以評促改,也實現了臨床數據整改效果的可視化。
重視輔助決策與質量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
王忠民認為,數據治理是醫院信息化生態構建的基礎,輔助決策與質量管理系統需要基于優質的數據才能發揮強有力功效。
“輔助決策系統已從提供臨床建議‘錦上添花的學習工具’,升級為全面醫療質量控制管理系統。”王忠民談到,傳統的管理手段具有滯后性,難以對醫療過程與內涵質量進行全面監管,更難以應對電子病歷評級、單病種質控等政策對醫療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醫院需要更加現代化的手段——輔助決策與質量管理系統。
“輔助決策與質量管理系統是覆蓋醫療全過程的質控體系,可實現醫療質量的全過程管理。”王忠民介紹,基于臨床醫療知識庫引擎,輔助決策與質量管理系統實現了由“終末質量”向“環節質量”轉變、由“事后提醒”向“即時反饋”轉變、由“事務管理”向“智能管理”轉變、由“經驗管理”向“標準化管理”轉變、由“單一化管理”向“全方位精細化管理”轉變。
“輔助決策與質量管理系統要發揮強大作用,離不開優質的數據,而數據質量的提高,靠的是閉環管理的推進。閉環管理真正做好了,數據質量也自然提高了。”為此,江蘇省人民醫院花了大力氣推進全業務流程的閉環管理,包括醫療閉環、管理閉環和服務閉環。比如,圍術期閉環管理包含六大閉環管理體系:手術排程閉環、病人轉運交接、手術器械管理、手術麻醉管理、術中病理管理、術中輸血管理。“雖說是一個手術管理,其實涉及很多系統。”王忠民介紹,整個事情推進過程就像滾雪球,開始只是很小的核,一開始雪球翻滾需要推動,工作越來越多,邊界也將越來越寬,后面雪球就會自動滾動下去了。
對醫院信息化生態建設的幾點思考
醫院信息化生態建設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需要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更新、充實。對此,王忠民提出幾點思考。
首先是數據庫層面。王忠民表示,市面上的各類輔助決策系統越來越多,有可能一家醫院上線多個系統,目前每個決策系統都要從臨床系統抽取全量數據才能提供決策服務,數據存儲不可避免會出現重復,不僅浪費數據庫存儲空間,還可能造成數據不一致。根據優勝劣汰的過程,一定將會逐漸形成幾個集中的供應商,甚至在一個數據中臺提供滿足所有臨床、醫技、管理部門需求的決策支持服務,如此一來,醫院信息化建設就會簡單許多。
第二是應用服務層面。醫院各部門都在正逐步從“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演進,對業務管理實時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醫院信息系統尤其是醫生業務前臺的影響很大,各類規則、各個系統之間在醫生工作站“你爭我搶”很可能造成系統性能下降甚至宕機;而來自不同管理部門的管理規則本身有可能就有沖突,各類系統提示爭相展示在醫生的電腦桌面,也有可能把醫生“搞混”。這些問題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從高層面統一各類臨床路徑、規則。
第三是信息部門的定位。“信息部門是信息管理處、數據管理中心、信息化處還是信息科技處?”不同名稱的背后是對定位認知的差異。王忠民表示,醫院信息部門的工作不單是信息系統建設、上線、運維,還包括監管信息系統、梳理業務信息流程、保證數據準確等,更需要從管理角度對醫院各部門提出健全醫、教、研、管全場景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促進醫院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因此,“信息管理部門不僅僅是技術執行部門,更應該參與到醫院事務決策。”

精彩不容錯過!
【責任編輯:秦勉】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