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IT專家網 作者:姜浩 根據錄音整理
“善用信息化工具是醫院未來發展的必要條件。其中,當前最重要的一項任務是利用好醫療大數據賦能臨床診療業務,并提升醫院的智能運營管理能力。”2022年5月25日,在由HIT專家網主辦,惠每科技、智惠學苑協辦的“建設智慧醫院:數據驅動高質量發展”在線研討會上,河南省人民醫院信息統計科科長和融從數據使用者角度談了相關實踐體會。
和融認為,醫療大數據在大數據普遍具有的4V特征(Volume海量、Variety多源異構、Value價值密度低但應用價值高、Velocity增長與處理速度快)之外,還具備四種特殊屬性:長期保存性、時空性、語義性與隱私性。
醫院在實際應用醫療數據時,面臨諸多挑戰:由于數據定義不同、數據指標口徑不統一,導致數據無法被有效利用;醫院各業務角色在獲取數據時不僅途徑繁雜,也無法得到及時響應與全面的數據分析;醫院面向特定業務的數據開發時,易導致信息系統的不斷疊加與技術資源的浪費等。
“只存儲、不利用的數據沒有價值,醫院信息部門需要推動‘數據電子化’到‘數據價值化’的轉變。”和融認為,應基于醫院業務特點與需求,打通醫院各信息系統,匯聚醫院全域數據進行統一開發、可視化呈現、質量管理等,搭建全域級、高復用的數據資產中心與業務交互平臺,為醫院各業務需求提供可通用、快速響應的數據資源,使醫療數據真正轉化為醫院核心資產,助力醫院參與不同評價體系的考核,并賦能醫院診療業務。
和融介紹了河南省人民醫院從“數據電子化”到“數據價值化”的實踐經驗,并將這一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是數據后結構化處理。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將非結構化的臨床數據進行標準表達,再對標準化數據進行集中匯聚,形成專病數據集,可供工作人員隨時提取、上報。
其次是實現一庫同構。對醫院信息系統中所有元數據進行整體規劃、抽象描述,建立數據模型,理清原始數據的類型、量級及“血緣關系”,集中展現醫院完整的數據資產,形成醫院的業務數據地圖。和融表示:“這是一個極為復雜、緩慢的過程,需要醫院信息部門沉下心來去做。”
最后是建立指標標準體系與流程,這也是實現數據價值化的核心步驟。根據醫院業務線和業務過程,對現有臨床業務線指標進行梳理,形成規范化的臨床業務線指標體系層次,使同一命名的指標具有相同的口徑,對不同類型指標進行統一管理和利用,建立起業務指標標準體系及流程,實現指標定義明確、統計口徑一致。
“從標準化數據中發現知識,能夠進一步賦能業務。”和融表示,河南省人民醫院的數據價值化實踐已正式投入實際工作,如以靜脈血栓栓塞癥(VTE)為例的疾病風險預警、以腫瘤輔診為例的診療質量事中監管等。
河南省人民醫院建設了數據統一上報平臺,實現了全院數據上報項目的統一管理,如抗腫瘤數據上報、單病種數據上報等、三級醫院評審管理等。
據和融介紹,河南省人民醫院已應用AI累計成功上報單病種數據8萬余例。部分科室月上報率已達80%以上,漏報率也相應降低至0。“數據表明,醫院的數據上報應用能夠顯著地改善臨床數據漏報情況。”和融說。
醫院的疾病風險管理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目前,基于VTE風險事中預警應用使得VTE評估率已持續提升至90%以上,VTE預防率已持續提升至70%以上,其中最高可達90%。
“醫院信息部門既是數據的收集者、處理者,也是數據的使用者之一。”和融表示,河南省人民醫院信息統計科正在利用數據上報統一管理平臺嘗試更多的數據管理工作,以應對臨時性的數據上報任務,同時提高信息統計科對數據的使用與把控程度,從而在面對醫院其他部門提出的數據使用需求時,能夠以更加迅速的響應,助力醫療大數據真正價值的實現與發揮。

精彩不容錯過!
【責任編輯:秦勉】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